《冷小六:市井烟火中的江湖人生》
- by 马小云
- 0
冷小六的名字在城南老巷里响了二十年。
他开的那家“六记面馆”不过十来平米,灶台擦得锃亮,门口总歪歪斜斜地排着队。熟客们说,冷小六的阳春面里有股江湖气——清汤寡水浮着葱花,底下却藏着三小时吊的高汤,像极了他这个人:面冷,心热。

年轻时冷小六是码头扛包的,左肩一道疤,据说是为护着被地痞欺负的卖报童挨的刀。后来攒钱盘下铺面,规矩立得铁硬:穿校服的孩子加量不加价,环卫工免费添汤。有回混混来收“保护费”,他拎着擀面杖往门口一杵,眼皮都不抬:“要么吃完面滚,要么我帮你滚。”


巷子拆迁那年,开发商把补偿款拍在桌上。冷小六捏着烟头笑:“钱能买地,买不走人味儿。”第二天照常开张,煤炉子呛得测量队直咳嗽。如今高楼围着老巷,他的蓝布围裙依旧在晨雾里翻飞,仿佛时光在这里打了个结。
常有人问他“小六”这名字的由来,他总把面团摔得啪啪响:“排行第六?早死绝了。”可每当夕阳斜照,总见他把第一碗面端给巷尾独居的瞎眼阿婆——那是他从未承认过的,活下来的第六个孩子。
冷小六的名字在城南老巷里响了二十年。
冷小六的名字在城南老巷里响了二十年。